長期待在室內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環境,對孩子們的專注力和注意力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如何提高兒童的專注力和注意力,成為許多家長關注的焦點。有研究發現,透過時間動態視覺專注力的訓練,可以提升兒童的專注力和認知功能,並且這些訓練方法可以應用在兒童身體活動中,將專注力的鍛鍊融入日常生活。

規律與適度的身體活動益處
  • 認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
  • 專注力 (Attention)
  • 感知肌肉動作技能 (Perceptual Motor Skills)
  • 視覺運動整合 (Visual-Motor Coordination) 

上述四項能力與學業表現和身體活動都有正面的相關2,3。

什麼是時間動態視覺專注力?

「時間動態視覺專注力」(Temporal Dynamic of Visual Attention),可以視為一種大腦在時間序列上將原先的注意力轉移,並且分配到下一個刺激事件上的能力3。簡單地說,就像是專注力不小心「眨眼」了! 這樣的注意力暫失,可以想像成我們身體的偵測雷達出了一點狀況。例如:邊開車邊聽著一場重要的球賽轉播,我們可能因為過於專注在賽局的緊湊變化,而錯過了高速公路的出口(不論你的視線是否有瞄到出口標誌)。

注意力暫失的關鍵因素是?

研究實驗中發現,當字卡顯示的間距時間越短,大腦就越無法清楚地辨識,甚至會質疑字母根本沒有出現! 這就是出現了注意力暫失的現象。換句話說,注意力暫失的關鍵在於:刺激事件出現頻率,以及訊息接收者的專注程度影響。

注意力暫失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嗎?在課程都走向線上與多媒體教學的時代,要如何提升兒童的動態視覺專注力以促進學習效率?

運動可以提升專注力嗎?

一篇以8~12歲兒童為受試者的研究中顯示5,擁有較好有氧體適能(VO2 max) 的兒童,在RSVP的任務表現上顯著優於有氧體適能較差的同儕 (下圖),也就是出現較少的「注意力眨眼」。

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理機制能夠讓體適能影響到兒童的時間動態專注力?高適能的兒童因為「預留」了一些注意力資源,以至於能夠更準確地判讀第二個目標(字母)的出現與否。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兒童注意力眨眼的程度,取決於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水準」。

兒童專注力訓練方法

想要有效地幫助小朋友訓練專注力,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嗎?以下提供3個方法,教你如何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靜態平衡訓練

要求兒童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平衡,可以透過練習瑜珈等方式進行。

快速跳躍

讓兒童快速跳躍,如跳繩、彈跳球等遊戲,可以提高兒童的協調性和反應速度。

運動追逐

透過訓練兒童的追逐和反應能力,例如在場地中擺放障礙物,讓兒童在障礙物之間跑來跑去,並訓練他們避免碰撞或跌倒。

鍛練大腦專家 | 聰敏腦教室

聰敏腦教室是一家專注於腦科學技術應用的專家機構,提供長期訓練以幫助創造、改變大腦的功能。他們透過運用運動、心理學、科學訓練等方法,強化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並致力於用專業引領大腦、心理成長,讓人們擁有更健康的生活品質,同時能夠幫助運動員達成目標。此外,聰敏腦教室也提供兒童專注力訓練遊戲、兒童專注力訓練課程等專業方案,協助孩子建立專注力訓練的良好習慣,從小鍛練大腦,讓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現,解決專注力不足的問題。

閱讀更多》》》發揮小朋友學習潛能,動起來才是關鍵!

 

 

參考文獻

  1. Gundersen K. (2016). Muscle memory and a new cellular model for muscle atrophy and hypertrophy.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19(2), 235–242.
  2. Sibley, B. A., & Etnier, J. L.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ognition in children: A meta-analysis. 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 15, 243–256.
  3. Tomporowski, P. D., Davis, C. L., Miller, P. H., & Naglieri, J. A. (2008). Exercise and children’s intelligence, cogni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 111–131.
  4.  Raymond, J. E., Shapiro, K. L., & Arnell, K. M. (1992). Temporary suppression of visual processing in an RSVP task: An attentional blin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8, 849–860.
  5. Wu, C. T., & Hillman, C. H. (2013). Aerobic fitness and the attentional blink in preadolescent children. Neuropsychology, 27(6), 642–653

(Visited 109 times, 1 visits toda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